能源轉型驅動金屬需求增長
2021年05月12日 13:43 7081次瀏覽 來源: 自然資源部 分類: 銅資訊
據Mining.com網站援引路透社報道,咨詢企業(yè)伍德麥肯齊公司的最新報告認為,為實現(xiàn)向低碳社會的轉型,未來15年中,礦業(yè)公司需要投資近1.7萬億美元來供應足夠的銅、鈷、鎳和其他金屬。
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國家在4月份氣候峰會后提高了削減碳排放的目標。
實現(xiàn)這些目標需要大規(guī)模推廣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儲能以及電力傳輸,所有這些都需要工業(yè)材料,比如重量輕的鋁,以及電池用的金屬,比如鈷和鋰。
伍德麥肯齊公司分析師朱利安·凱特(Julian Kettle)計算得出,未來15年中,為實現(xiàn)全球氣溫升溫較工業(yè)化前低于2°C的目標,礦業(yè)公司需要投資1.7萬億美元。
“在行業(yè)層面上,礦企似乎并不愿意投入足夠的資金以能源轉型所要求的速度和規(guī)模來滿足未來供應”,他說。
礦業(yè)公司對投重資有所顧忌,過去10年中他們在需求到達頂峰時大量投資新的產能,結果礦產品價格暴跌,收入大減。他們也需要取悅于投資者,后者并不希望自己的股息轉變?yōu)橥顿Y支出。
投資者對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需求增長進一步加劇了這個挑戰(zhàn)。
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西歐國家ESG方面的風險不高,但是最好的資源在高風險地區(qū)。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全球一半左右的鈷儲量集中分布在民主剛果。“鑒于需要滿足嚴格的脫碳和ESG目標,西方政府、貸方、投資者和消費者需要習慣在ESG問題更為復雜的地區(qū)運作”,凱特表示。
凱特認為,為幫助礦企適應ESG要求,以消費者可承受的方式保障來自高風險地區(qū)的供應,政府的支持很有必要。
“這樣,只有這樣,西方才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獲得能源轉型所需要的原材料足量供應。”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