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領跑的“破風手”——記豫光集團2020年度勞動模范趙迎峰
2021年03月26日 10:19 2184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李元元
豫光集團董事長楊安國,曾以騎自行車來比喻經營的秘訣:越慢越容易摔倒,只有不斷加速,才會行穩(wěn)致遠。新時代的今天,在全球頂級自行車團隊賽事中,越來越重視發(fā)揮核心專業(yè)人才——“破風手”的作用。憑借自身過硬的實力和技能,充當領頭雁,幫助隊伍補齊短板,為團隊的最終勝利保駕護航。在豫光集團能源管理賽道上,趙迎峰絕對是擔任“破風手”的最佳人選。
2007年,趙迎峰到公司生產處負責能源管理相關工作。十余年的工作歷練,日臻熟稔的工作積淀,讓他對公司能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了如指掌、成竹在胸。從能源計量監(jiān)測到優(yōu)化能源分配,從組建公司能源管理中心到能耗在線監(jiān)測,從制定能源考評機制到開展能源管理認證體系建設……趙迎峰作為能源管理體系的突出代表,在實現(xiàn)公司能源管理水平提升,節(jié)能效益提高,能源管理體系審核認證,乃至綠色工廠、能效標桿、能效領跑者、“十三五”節(jié)能減排先進單位等一系列能源領域的國家級榮譽爭創(chuàng)中功不可沒。
趙迎峰扎實勤勉的工作作風,翔實完備的日常積累,為能源管理工作創(chuàng)先爭優(yōu)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最高興的事,是從2015年直供電改革以來,我們累計為公司節(jié)約電費支出超兩億元。有一年,我們曾享受0.055元/千瓦時的電價讓利,當年我們就直接節(jié)約了8000多萬元的用電成本。”談及自己的工作,趙迎峰很是自豪。
直供電價 錙銖必較
隨著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 2013年起,國家逐步推出電力大用戶和發(fā)電企業(yè)雙向選擇,議價定價的直供電市場化改革。2014年,豫光被列為河南省首批直供電市場化改革試點單位。作為豫光的一名電力“交易員”,趙迎峰把如何吃透電力交易政策,摸透發(fā)電企業(yè)情況,通過討價還價在用電市場上降低成本,買出效益,當作自己工作的頭等大事。
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不斷變化,基本上每一年河南省電力直供交易相關政策都在不斷變化,在電力市場價格波動的背后,需要無數科學系統(tǒng)的分析,方能獲利。在和每家發(fā)電廠或售電公司簽訂合同前,趙迎峰都要仔細查閱、問詢相關合作方的所有信息,必要時直接去實地考察,以確保萬無一失。即使價格實在不能降,還要嘗試再談談,讓合作方免費給豫光提供電力增值服務。討價還價中,趙迎峰和他的同事們想盡一切辦法,讓公司的用電效益實現(xiàn)最大化。
用能交易 政策紅利
2019年,河南省出臺了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和配套細則文件。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是一項試點性工作,在河南省發(fā)改委制定用能權配額分配基準值時,趙迎峰和同事們充分利用豫光鉛、鋅行業(yè)優(yōu)勢地位和話語權,采取提高鉛、鋅能耗基準值的方法,為公司贏得了相對高的用能權配額。如此一來,按照行業(yè)基準線法分配到的豫光用能權配額指標,除了充分保障公司實際生產需要,還有了富裕量。隨著相關政策的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與交易機制,為豫光送上了富裕用能配額變現(xiàn)的政策“大禮包”。公司可以通過交易,把自身富裕的用能配額,有價出讓給部分工藝革新落后的企業(yè)。
趙迎峰一方面積極聯(lián)系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探討用能權相關政策及潛在風險,另一方面聯(lián)系省、市相關有用能權購買需求單位,進行洽談溝通交流。在買方市場較為緊缺且多數沒有購買意愿的情況下,最終成功洽談了4家用能權需求單位,并通過省用能權交易市場順利賣出上萬噸用能權指標,占全省交易量的30%,為豫光贏得了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公司目前綠色低碳的行業(yè)領先地位,以及不斷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和低碳發(fā)展的綠色發(fā)展理念,為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支持和后盾。今后,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為公司低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綠色能量。”在豫光勞模的榮譽面前,趙迎峰這樣說。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