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山礦業(yè)巧用“加減乘除”打好降本攻堅戰(zhàn)
2017年03月28日 8:55 5870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循環(huán)經濟
今年以來,安徽銅陵有色天馬山礦業(yè)公司面對設備老化、市場疲軟、產品價格持續(xù)走低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堅持走增收與節(jié)支并重和開源與節(jié)流并舉發(fā)展之路,不斷探索降本增效“節(jié)點”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舉措,巧用“加減乘除”四大法則,全方位、多渠道實施降本增效攻略。
重視“加”法,增強降本合力
該公司根據年初生產經營總體計劃與安排,出臺了《2017年開展“對標挖潛、提質降耗”活動實施辦法》,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通過基層與機關兩個層面開展對標活動,建立了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優(yōu)化運行流程、夯實管理基礎、強化標準執(zhí)行,做到了安全有保障、工作有標準、員工有責任、運行有控制、績效有考核,形成了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挖掘坑下的潛力,加大殘采工作力度,穩(wěn)定現有生產處理能力。
重點抓好礦量組織、生產銜接、安全管理等關鍵問題,提高生產工效,保證采掘充銜接按計劃有序推進。以實現產品提質提價為目標,突出抓好技術指標攻關。積極瞄準市場需求,開發(fā)金砷金礦、單硫礦等產品體系,實現礦山產品種類的錯位多元,增加銷售利潤。此外,加快選礦工藝技術改造。繼續(xù)和相關研究院所合作,圍繞礦石性質研究、生產組織、工藝流程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開展技術攻關。采用斜板濃密機代替原旋流器組成了新的選硫濃縮系統,使硫浮選進料濃度由20%以下提高到35%~38%,有效改進了選硫工藝參數,提高了選硫回收率,促進了現場操作的穩(wěn)定。同時為后續(xù)金砷精礦的回收創(chuàng)造了條件,預計可提高金回收率5%以上。
善用“減”法,減少成本消耗
圍繞降本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嚴抓工程施工監(jiān)理、設備檢修維護、人員合理配置、工時合理利用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減少設備重復性維修成本,杜絕不合理用工。進一步減少委外項目,確保實現“兩個”20%:即委外零星勞務費、委外維修費必須同比下降20%。樹立“零廢棄”理念,抓好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工作,力求“吃干榨凈”。
該公司認真做好嚴控備用金占用,強化債權清收;嚴格資金預算管理,加強預算的計劃性、科學性和時效性,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勤儉辦一切事情,捂緊自己的錢袋子,做到能省則省。突出能源管理。嚴格落實峰谷用電獎懲制度,努力減少非生產用能。認真開展全員節(jié)電、節(jié)水、節(jié)油活動,形成良好的節(jié)能氛圍。加強材料、備品備件費用控制,推行“運修合一”,保障設備穩(wěn)定運行。大力開展設備隱患治理,減少設備故障率,降低能源消耗。加大修舊利廢考核力度,合理壓縮庫存物資。
適度控制各種會議的規(guī)模,各單位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等可控指標同比下降5%。堅持“三優(yōu)先、三嚴控”原則,企業(yè)資金優(yōu)先安排后勁工程、標志工程、重點工程,除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外,嚴禁非效益性投入,嚴格例外資金審批,對各種例外資金的審批實行分管領導把關,經營領導組追蹤落實的工作模式,對存在的例外資金亂申報、不合理現象,要與分管領導一并考核,真正在全礦形成一種節(jié)儉的風氣,確保全年各項指標完成。
活用“乘”法,增大管理倍數
深挖降本潛力,拓展利潤空間。該公司堅持從源頭抓起,把質量作為體現生產效益的“因子”,把質量管理納入生產計劃、開采設計。更加注重質量創(chuàng)效,以市場和產品為主題,以質量提升、滿足市場與用戶需求為目的,督促各關鍵工序崗位人員嚴格保證產品質量要求,為下道工序增強服務意識。嚴格界定供礦采場,提高選礦入選品位,加大井下損失率、貧化率考核力度,有效降低廢石混入,認真組織,精心安排,努力降低貧化率和損失率,確保供礦品位和選礦技術經濟指標相對穩(wěn)定。
該公司還從細節(jié)入手,對設備及單耗進行跟蹤管理,加強設備維修力度和質量,提高設備可復用率,杜絕浪費現象的發(fā)生。同時,借助報紙、網站等傳播方式深入宣傳一線的先進人物事跡,對各類先進人物進行表彰獎勵,發(fā)揮“典型引路”作用,形成模范帶頭、人人爭先的“乘數效應”。加強市場分析與預測。根據市場情況,實行產品靈活營銷策略,全力拓展市場,推進銷售工作。切實加大老客戶的走訪力度,維護好已有客戶。同時,隨行就市,適時調整產品價格,增加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巧用“除”法,掃除發(fā)展障礙
在日常工作中,該公司把管理提升活動有機結合,以深入加強降本增效工作為根本,狠抓管理干部作風建設,逐步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崗位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使精細化管理考核與降本增效工作緊密銜接,堅決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現象的發(fā)生。立足市場和采場實際,目前由礦產資源中心制訂的防治水方案已開始實施,實施后可望最大限度消除隱患,降低排水運行成本。
深入研究礦山各系統優(yōu)化工作,認真量化、細化井下儲量、成本消耗費用等指標,實現系統簡化優(yōu)化不疊加。該公司從源頭著手,除雜質、保品位,控制礦石損失率、貧化率,降低廢石混入,保持礦源品質。祛除管理干部作風上的詬病,強化領導干部執(zhí)行力考核,使執(zhí)行力考核與降本增效工作緊密銜接。同時,加大井下損失率、貧化率考核力度,有效降低廢石混入;努力降低貧化率和損失率,確保供礦品位和選礦技術經濟指標相對穩(wěn)定。積極引進和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充分利用新技術不斷提高礦山的生產能力和單產單進水平,確保通過技術優(yōu)化來達到“減量優(yōu)化、增量改革”的工作目標。(王文)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