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fā)現(xiàn)新型太陽帆材料 推力可提高1000倍
2015年07月01日 9:32 515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材料前沿
電影《阿凡達》中,人類飛抵4光年外的比鄰星所使用的巨大宇宙飛船采用了16平方公里的巨大太陽帆作為動力,最近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材料或許能將這個面積降低1000倍。據(jù)悉,天津南開大學教授陳永勝、田建國的聯(lián)合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的一種石墨烯材料具備“光動”飛行能力,單位面積材料產生的推力是傳統(tǒng)光壓推動的1000倍。今年1月美國發(fā)射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太陽帆試驗飛行器Sunjammer,它的太陽帆面積為1200平方米,可產生32牛的推力。同樣的面積的太陽帆,如果使用中國發(fā)現(xiàn)的新型石墨烯材料,其推力可達3.2千牛,且同樣完全不需要消耗燃料。這一技術如果得到實用,有望改變未來太空航行的面貌,大大加快人類征服星辰大海的速度。
南開大學在6月19日透露,該校教授陳永勝、田建國的聯(lián)合科研團隊通過3年研究,獲得一種特殊的石墨烯材料。該材料可在包括太陽光在內的各種光源照射下驅動飛行,其獲得的驅動力是傳統(tǒng)光壓的千倍以上。該研究成果令“光動”飛行成為可能。
空間飛行器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動力源問題一直羈絆著人類無法走得更遠。目前,幾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飛行均采用化學驅動,即通過噴射燃燒的化學物質來獲得驅動力。光直接驅動飛行是科學界和航空界多年的夢想,亦是難題。
陳永勝教授團隊研制出的這種石墨烯材料,在其宏觀材料特殊形貌結構和石墨烯自身特殊電子結構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包括太陽光在內的各種光源照射下有效驅動飛行。
在位于南開大學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里,記者看到,研究人員將一個重為4毫克的形似“海綿”的圓餅狀三維石墨烯材料放置到真空管中。在不同光源的“推動”下,“海綿”瞬間發(fā)生了水平或豎直方向的位移,最大移動距離可達40厘米。
研究人員介紹,實驗所用光源都較弱,如普通激光、氙燈等。實驗發(fā)現(xiàn),光源的波長與石墨烯材料產生的驅動力成反比。即波長越短,材料產生的驅動力越大。通過室外實驗,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太陽光同樣可以驅動這種石墨烯材料移動。
“這是我們了解到的,迄今為止科學界第一次用光推動一個宏觀物體并實現(xiàn)宏觀的驅動。”陳永勝教授說,通過定量測量,這種石墨烯材料在光照條件下產生的力是傳統(tǒng)光壓的千倍以上。500公斤的負載,如果利用基于這種石墨烯材料制備的驅動帆板,理論上獲得的驅動力至少能使其達到0.09米每秒的加速度。(觀察者網注:按照理論計算,同樣面積的太陽帆產生的加速度約為0.000009米/秒)
除了觀察到這種光直接驅動飛行外,研究團隊經過大量的實驗,提出了一種新的驅動機理,即這種材料在光作用下,通過發(fā)射大量的電子獲得了相應的驅動力,即這種特殊的驅動是通過電子噴射獲得的,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化學火箭。
目前,陳永勝教授團隊正在對這種機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因此本材料還可以作為一種方便的電子發(fā)射源。
據(jù)了解,介紹該成果的論文在線發(fā)表于國際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光學》上。最新一期英國著名科普雜志《新科學家》為該成果撰評述。
責任編輯:陳巖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