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重審LME鋁交割規(guī)則
2012年09月21日 8:59 1992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有色市場
改革“困局”
記者從一位接近港交所的人士處得知,按照港交所的一貫做法,會先聘請一家顧問機構了解LME庫存交割規(guī)則所存在的交易漏洞,再協(xié)同相關市場參與者制定改革方向與具體措施。
“LME庫存交割規(guī)則改革,注定面臨投資銀行的壓力。”他直言。早在LME競標收購LME,一家全球知名交易所曾將提高交割庫每日金屬交割數(shù)量、改善LME信息透明度列為LME一項改革措施,當時LME的投資銀行股東——高盛、摩根大通卻不夠“積極”,尤其在披露融資類金屬交易所占LME庫存比重、各大交割倉庫所有權歸屬等“核心數(shù)據(jù)”方面,他們力爭維護這些交易數(shù)據(jù)的私密性。
即使此前LME一度迫于市場壓力著手推動庫存交割制度改革,高盛、摩根大通照樣玩起“貓捉老鼠”。
去年4月,市場傳聞高盛在美國新奧爾良、底特律等城市的LME鋁交割倉庫擁有LME約25%的鋁庫存,大幅抬高北美地區(qū)鋁現(xiàn)貨對應LME期鋁基準價的價差。但是高盛并沒有觸及主導地位持有者(持有某金屬庫存超過50%)的“處罰紅線”。
摩根大通則致力于借助金融創(chuàng)新“隱藏”其龐大LME銅庫存。2010年底起,摩根大通向美國監(jiān)管部門申請發(fā)起一只可持有6.18萬噸現(xiàn)貨銅(相當于全球銅現(xiàn)貨約30%)的銅ETF,并由摩根大通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管理”銅ETF。不過,摩根大通“如意算盤”卻遭遇美國最大電纜制造商Southwire與對沖基金Red Kite強烈反對,后者指責摩根大通利用銅ETF除了“轉移”自身庫存,還將進一步“人為”抬高銅價,嚴重損傷全球銅貿易流通商的利益。
“港交所必須考慮到上述兩大因素對LME庫存交割規(guī)則的具體影響,才能著手制定改革LME庫存交割規(guī)則。”上述接近港交所的人士指出。在港交所發(fā)起改革行動前,需要花一段時間研究LME交易市場.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