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釩鈦陷懸疑 杜邦起訴意在中國項目
2012年02月22日 8:54 2472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有色市場
保密技術存舉證難度
杜邦有意為之?
前述接近攀鋼集團人士稱,攀鋼集團在氯化法工藝技術的研發(fā)上技術積累的過程已長達十余年,并非是短時間通過商業(yè)秘密獲取。
擁有國內目前唯一在產的氯化法鈦白生產線的錦州鈦業(yè),事實上給攀鋼集團的鈦白粉業(yè)務發(fā)展提供了前期技術支撐。
據前述人士稱,正是瞄準氯化法鈦白這一先進工藝,錦州鈦業(yè)在2002年9月改制股份公司時,攀鋼集團進駐控股58.6%,據稱,當時在以咨詢方式引進國外技術后,公司與各高校研究院合作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此后為做大鈦產業(yè),攀鋼在收購攀渝鈦業(yè)后,通過技術整合將鈦白粉的重心移至該平臺。攀鋼淡出錦州鈦業(yè),僅參股32%。而該公司目前正在進行3萬噸擴能項目。
不過,國內的氯化法技術仍主要依靠海外咨詢公司引進。“主要因為國外擁有氯化法技術的鈦白公司都不轉讓技術。因此只能依靠技術咨詢。”前述人士說。記者了解到,錦州鈦業(yè)早期也是通過技術咨詢和聯(lián)合設計方式引進技術。涉及對象是美國巴倫國際咨詢公司。
此次涉案的美國咨詢公司USAPTI也并非第一次出現(xiàn)在國內鈦白界。記者發(fā)現(xiàn),錦州鈦業(yè)目前進行的3萬噸擴能項目,以及已進入可研階段的河南佰利聯(lián)(002601.SZ)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同樣也與USAPTI有技術合作。
但令人生疑的是,截至目前錦州鈦業(yè)、佰利聯(lián)卻并不在杜邦的指控名單內。
而與USAPTI的其他合作者不同的是,攀鋼屬于國資委直屬企業(yè),其較深的政府背景也使得杜邦的此次爭鋒相對另有深意。
“對國外的公司來說,不管中國的企業(yè)有多市場化,只要屬于國家控股,都往往被看成是政府代表。”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杜邦此次較真不排除向政府施壓或是予以警示的可能。
據他透露,杜邦進駐中國十年一直期望有一個重大項目來搶占中國這個高檔鈦白粉緊缺的市場。2002年,其計劃在山東東營投建一個年產達2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工廠,2005年項目談定,2007年通過了原國家環(huán)保總局的環(huán)評。但四年過去,項目卻并未獲得國土資源部及國家發(fā)改委的批復。
與此同時,中國的氯化法鈦白項目卻在最近幾年迎頭趕上。其中最大的則當屬攀鋼集團將在重慶打造的30萬噸氯化鈦白項目。而據知情人士稱,相關部門已經對該項目予以肯定和支持,所以杜邦項目很可能擱置。
[1] [2]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