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猛增 中國企業(yè)“走出去”風險加劇
2011年03月23日 10:7 1323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受匯率風險、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等多重因素制約,而投資過度集中易引發(fā)東道國疑慮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我國“走出去”戰(zhàn)略實施以來,并沒有關于海外投資的統(tǒng)一法律保障體系,金融咨詢、投行、評級等中介配套服務機制也沒有相應跟上,而企業(yè)自身在海外投資過程中缺少戰(zhàn)略思維規(guī)劃,往往采取各種急功近利的短視投資行為,導致企業(yè)“走出去”后面臨多重風險。
隨著近年來海外經濟利益持續(xù)拓展,我國已從資產被收購方逐漸轉為資產收購方,對外投資額年均增幅在70%以上。一些“走出去”的企業(yè)對投資項目缺少長期跟蹤和遠景規(guī)劃,加上配套措施沒有及時跟上,極易受政策波動影響,同時,不適應當地法律文化環(huán)境等弊端開始顯露。
半數以上海外并購交易未達到增值底線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已高達70%以上,我國企業(yè)正從以往擔當資產被收購角色逐漸變成資產收購方。2010年上半年,中國作為收購方的并購交易額排在美國之后居全球第二位。
商務部公布的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在全球177個國家、地區(qū)設立境外直接投資企業(yè)1.3萬家,對外投資累計凈額(存量)達到2457.5億美元。中國社科院日前公布的《世界經濟黃皮書》也表明,2003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只有28億美元,如今已達400多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已高達70%以上,我國企業(yè)正從以往擔當資產被收購角色逐漸變成資產收購方。
在2010年上半年,中國作為收購方的并購交易額排在美國之后居全球第二位。知名咨詢機構埃森哲在2010年底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這兩年半時間里,共計120起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案例涉及總金額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從被并購方變成資產并購方的轉變,使得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風險同時暴露。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利益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汪段泳表示,我國目前的對外直接投資水平與國民經濟發(fā)展水平不相匹配。整體上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我國經濟構成中所占份額仍十分有限:2009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相當于出口額的3.98%,在我國GDP中所占比重保持為0.97%;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為4.06%。而在2007年,發(fā)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在GDP中就已分別達到2.03%和16.80%,發(fā)達國家所占比重更是分別高達4.71%和35.07%。
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苗迎春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海外經濟利益已經上升為中國的核心經濟利益。然而,我國對外投資的絕對投資收益與目前最大的國際投資國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海外資產的盈利水平較低,甚至出現(xiàn)虧損。2008年,我國金融業(yè)對外直接投資活躍,流量較上年增長7.4倍,當期利潤再投資所占比重較上年卻下降了19.2%;200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為565億美元,而美國則為2480億美元。研究顯示,半數以上中國企業(yè)的海外并購交易未取得成功,無法達到增值底線。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